
您所在的位置:首頁>新聞資訊
很多家長都知道
夏天是手足口病的高發期
秋天悄然而至,夏天漸行漸遠
但各位家長
對手足口病的預防也不能松懈
手足口病的發病有明顯的季節性
春夏季(4~7月)為主高峰
秋冬季(9~11月)為小高峰
秋天患手足口病的風險也還是很高
當然,可能有的家長對手足口病還有一些疑問,咱今天一文講明白。
手足口病是什么?
手足口病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傳染病,多發于5歲以下兒童,表現為口痛、厭食、發熱和手、足、口腔等部位出現小皰疹或小潰瘍。
輕癥患者在一周左右可自愈,少數患者可出現心肌炎、肺水腫、無菌性腦膜炎等并發癥,重癥患者往往起病急、病情發展快、病情兇險,甚至可能導致死亡。
手足口病的病因是什么?
有多種腸道病毒可引起手足口病,目前已知可引起手足口病的腸道病毒共有20多種(型);最常見的2種為:腸道病毒71型(EV-A71)、柯薩奇病毒A16型(CV-A16);其中EV-A71(也稱EV71)是引起手足口病重癥和死亡病例的主要病原。
秋季高發的原因
1、病毒活躍
秋季氣溫適中,濕度相對較大,這樣的環境為腸道病毒提供了適宜的生存和繁殖條件。病毒在這種環境下能夠更活躍地傳播,增加了孩子們感染的風險。
2、兒童聚集
秋季孩子們開學后,幼兒園、學校等場所人員密集,孩子們之間的接觸頻繁。一個孩子感染了手足口病,很容易通過密切接觸如共用玩具、餐具、毛巾等物品,以及飛沫傳播(如咳嗽、打噴嚏)將病毒傳染給其他小伙伴。
癥狀表現
1、初期癥狀
發熱:多數患兒會出現發熱癥狀,體溫一般在38℃左右,部分患兒體溫可超過 39℃。發熱通常會持續1-2天,有的可能會持續3-5天。
口腔皰疹或潰瘍:發病初期,口腔黏膜會出現散在皰疹,米粒大小,疼痛明顯,隨后可能發展成潰瘍。這會導致孩子口腔疼痛,影響進食。
2、手足皮疹
手、足等部位會出現斑丘疹、皰疹,皰疹周圍可有炎性紅暈,皰內液體較少。皮疹一般不癢,通常在5-7天內自行消退。
3、其他癥狀
部分孩子還可能伴有咳嗽、流涕、食欲不振、惡心、嘔吐、頭痛等癥狀。
預防措施
1、個人衛生
勤洗手:教育孩子養成勤洗手的好習慣,尤其是在飯前便后、接觸公共物品后。使用肥皂或洗手液,用流動水洗手,洗手時間不少于20秒。家長要以身作則,為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。
注意口腔衛生:鼓勵孩子飯后漱口,保持口腔清潔。可以用溫水或淡鹽水漱口,減少口腔內細菌和病毒的滋生。
2、環境衛生
定期消毒:定期對孩子的玩具、餐具、衣物、被褥等物品進行清洗和消毒。可以使用含氯消毒劑進行消毒,消毒后要徹底沖洗干凈,避免殘留消毒劑對孩子造成傷害。
保持室內通風:每天定時開窗通風,保持室內空氣新鮮。通風可以降低室內病毒的濃度,減少感染的機會。在秋季,早晚溫差較大,可以選擇在氣溫適宜的時候開窗通風。
3、避免接觸傳染源
減少聚集:在手足口病高發期間,盡量避免帶孩子去人員密集、通風不良的場所,如商場、游樂場等。如果必須前往,要做好防護措施,如佩戴口罩等。
隔離患病兒童:如果孩子所在的班級或社區有手足口病患兒,要注意讓孩子避免與其密切接觸。如果自己的孩子不幸患病,應及時隔離治療,避免傳染給其他孩子。